這位從酒店學徒成長起來的職業院校烹飪專業帶頭人,從最初與面點結緣,到如今深耕職業教育,已經過去了10年。
2007年,趙瑩瑩進入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烹飪專業。3年時間,完成了從“門外漢”到“科班生”的轉變。2015年,已經在酒店行業烹飪領域小有成就的她,選擇轉型教育行業,成為原寧夏旅游學校(現寧夏藝術職業學院)的一名教師。
“我們學校第一次參加全區職業院校技能大賽,就是我剛來的時候。”趙瑩瑩清楚記得當時的窘境:“本校老師能輔導的項目只有三個——中式熱菜、冷菜和面點。第一年9名學生參賽,只拿到一個二等獎和兩個三等獎。學生甚至出現超時情況,我們太缺乏大賽經驗了,獲獎率很低。”
此后,她向其他職業院校取經,系統吸收競賽培訓經驗,逐步構建起一套科學嚴謹的訓練方法,學校烹飪專業的獲獎率逐年攀升。2018年,趙瑩瑩的作品“冰皮象形梨”在第八屆全國烹飪技能大賽中獲中式面點項目金獎。
2020年,她憑借扎實的技能入選自治區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,開始依托這一平臺培養學生、編寫教材、研發產品、助力企業發展。她編寫的《中式面點制作》教材,填補了寧夏本土教學資料的空白。研發的枸杞芽菜薄皮包子、枸杞玉米發糕等多種具有寧夏特色的面點產品,不僅用于培養學生、參加大賽,更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。
此后,她先后獲評自治區C類高層次人才、國家職業技能認定考評員,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2024年,她的工作室從自治區級晉升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。如今,趙瑩瑩所在學校已累計為寧夏烹飪行業輸送人才2000多名。她坦言,沒有自治區這些人才政策的支持,就沒有她的現在。“正是這些政策,讓我突破了職業發展的桎梏,收獲頗豐。今后,我將投身技能教育事業,為專業領域培養更多優秀人才。”(記者 何婉蓉)